“.中國”域名預計8月全球啟用
2010/7/3
6月25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第38屆互聯網名稱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年會上,ICANN理事會通過表決,“.中國”域名入根國際申請完成所有評審環(huán)節(jié)。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中文頂級域名,正式納入全球互聯網根域名體系。
記者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了解到,預計今年8月,全球華語網民在網絡瀏覽器地址欄中直接輸入“.中國”域名即可訪問相應網站,中國網站用戶可以直接將中文名稱注冊成“中文.中國”形式的域名供網民訪問,“.中國”域名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征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這標志著中國將加速擴大在國際互聯網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中國互聯網自此迎來了全中文上網時代。
中文正式改寫 國際互聯網規(guī)則
記者從CNNIC了解到,CNNIC早在1998年就開始了“.中國”域名的技術研究,并先后在該領域完成兩項互聯網國際標準制定,解決了域名編碼中異體字、變體字的統一以及中文的繁簡等效互通,圍繞純中文全球頂級域名的技術研究和國際申請工作前后歷經10年之久。在此之前,互聯網頂級域名體系只支持包括26個英文字母、連字符和阿拉伯數字0~9在內的37個字符。
2008年6月,在ICANN巴黎年會上,ICANN理事會首次表決通過“允許使用其他語言包括中文等作為互聯網頂級域字符”,由此正式拉開了“.中國”域名國際申請的大幕。直到今年6月25日,“.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完成所有評審環(huán)節(jié)并最終獲得ICANN理事會表決通過,“.中國”域名全球啟用正式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據CNNIC副主任李曉東介紹,目前,“.中國”域名全球啟用工作已經完成技術準備——全球頂級節(jié)點升級和技術調試,預計8月開始,全球華語網民在世界任何角落將可使用純中文域名后綴訪問互聯網。此外,李曉東希望應用軟件商為“.中國”域名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為廣大中文用戶提供有特色的互聯網軟件和更加友好的用戶體驗。
繁簡字、“.”和“。”實現等效訪問
繁簡體“.中國”域名同時在ICANN理事會獲批,意味著全球華人根據語言習慣在各大瀏覽器地址欄不論輸入繁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域名,還是簡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域名,都可準確進入北京大學網站。
CNNIC主任毛偉表示,由于語言體系的不同,中文繁簡體同時使用的實際情況,最初很難得到評審機構的理解,并對技術上的困難存在擔憂,一度面臨繁簡體“.中國”只能申請其一的境地。通過CNNIC技術專家以及中國互聯網社群的積極努力,最終消除了評審機構的所有疑慮,實現了繁簡體“.中國”同時通過評審。此結果將大大方便廣大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人互聯網用戶使用繁體中文訪問“.中國”域名,有力地維護了中華文化的延續(xù)和統一。
由于英文字符“.”和中文句號“!蓖耆刃,億萬網民在地址欄直接輸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中文句號)或“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英文字符)效果相同,都能準確直達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網站。這意味著廣大網民可隨時從聊天、搜索等中文輸入狀態(tài),打開地址欄輸入網站的“。中國”域名進行訪問。
“.中國”域名應用熱潮已至
伴隨“.中國”域名全球啟用工作的不斷加速,越來越多的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互聯網用戶認同“.中國”將為其在全球互聯網上打上深深的“中國烙印”。面對今年8月“.中國”域名正式全球啟用,CNNIC主任助理齊麟提醒廣大單位務必重視正確注冊和應用其對應的“.中國”域名。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單位正在加入“.中國”域名行列,包括上海世博會以及“中華老字號”等在內的商務、教育、金融等行業(yè)企業(yè)相繼啟用同企業(yè)名稱、產品名稱相近或類似的“.中國”域名。
截至目前,超過90%的國家部委、省級政府機構,超過95%的媒體新聞網站,超過五成的中國百強企業(yè)等都已陸續(xù)開通“.中國”域名。
記者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了解到,預計今年8月,全球華語網民在網絡瀏覽器地址欄中直接輸入“.中國”域名即可訪問相應網站,中國網站用戶可以直接將中文名稱注冊成“中文.中國”形式的域名供網民訪問,“.中國”域名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征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這標志著中國將加速擴大在國際互聯網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中國互聯網自此迎來了全中文上網時代。
中文正式改寫 國際互聯網規(guī)則
記者從CNNIC了解到,CNNIC早在1998年就開始了“.中國”域名的技術研究,并先后在該領域完成兩項互聯網國際標準制定,解決了域名編碼中異體字、變體字的統一以及中文的繁簡等效互通,圍繞純中文全球頂級域名的技術研究和國際申請工作前后歷經10年之久。在此之前,互聯網頂級域名體系只支持包括26個英文字母、連字符和阿拉伯數字0~9在內的37個字符。
2008年6月,在ICANN巴黎年會上,ICANN理事會首次表決通過“允許使用其他語言包括中文等作為互聯網頂級域字符”,由此正式拉開了“.中國”域名國際申請的大幕。直到今年6月25日,“.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完成所有評審環(huán)節(jié)并最終獲得ICANN理事會表決通過,“.中國”域名全球啟用正式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據CNNIC副主任李曉東介紹,目前,“.中國”域名全球啟用工作已經完成技術準備——全球頂級節(jié)點升級和技術調試,預計8月開始,全球華語網民在世界任何角落將可使用純中文域名后綴訪問互聯網。此外,李曉東希望應用軟件商為“.中國”域名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為廣大中文用戶提供有特色的互聯網軟件和更加友好的用戶體驗。
繁簡字、“.”和“。”實現等效訪問
繁簡體“.中國”域名同時在ICANN理事會獲批,意味著全球華人根據語言習慣在各大瀏覽器地址欄不論輸入繁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域名,還是簡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域名,都可準確進入北京大學網站。
CNNIC主任毛偉表示,由于語言體系的不同,中文繁簡體同時使用的實際情況,最初很難得到評審機構的理解,并對技術上的困難存在擔憂,一度面臨繁簡體“.中國”只能申請其一的境地。通過CNNIC技術專家以及中國互聯網社群的積極努力,最終消除了評審機構的所有疑慮,實現了繁簡體“.中國”同時通過評審。此結果將大大方便廣大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人互聯網用戶使用繁體中文訪問“.中國”域名,有力地維護了中華文化的延續(xù)和統一。
由于英文字符“.”和中文句號“!蓖耆刃,億萬網民在地址欄直接輸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中文句號)或“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英文字符)效果相同,都能準確直達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網站。這意味著廣大網民可隨時從聊天、搜索等中文輸入狀態(tài),打開地址欄輸入網站的“。中國”域名進行訪問。
“.中國”域名應用熱潮已至
伴隨“.中國”域名全球啟用工作的不斷加速,越來越多的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互聯網用戶認同“.中國”將為其在全球互聯網上打上深深的“中國烙印”。面對今年8月“.中國”域名正式全球啟用,CNNIC主任助理齊麟提醒廣大單位務必重視正確注冊和應用其對應的“.中國”域名。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單位正在加入“.中國”域名行列,包括上海世博會以及“中華老字號”等在內的商務、教育、金融等行業(yè)企業(yè)相繼啟用同企業(yè)名稱、產品名稱相近或類似的“.中國”域名。
截至目前,超過90%的國家部委、省級政府機構,超過95%的媒體新聞網站,超過五成的中國百強企業(yè)等都已陸續(xù)開通“.中國”域名。
[向上]